“當秋葉原的女僕轉過頭來跟我說了一句話,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”
文化震驚(culture shock)指得是與異文化相遇時,所碰到的不理解與不適應,這往往成為人類學家進入田野工作,找到文化差異點,發展人類學問題的一個契機。
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看到了在「全球化」浪潮中,族群人口跨國移動變得便利,就連在日本女僕咖啡館,也會碰到能說中文服務的中國留學生扮演女僕,嚇你一跳!
版主強力建議大家看完原文喔!
“當秋葉原的女僕轉過頭來跟我說了一句話,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”
原來我以為女僕咖啡店就只是有穿著女僕裝的女孩而已,真的去了一趟,才知道在這個場所裡頭有這麼多的互動活動。當你坐下之後,還沒搞清楚狀況,有個女僕就提著個籃子,到你的桌前一人發一根螢光棒;你原本還不知道螢光棒有什麼用途,突然燈光一暗,鏡球打出的光線在全場不停飛舞旋轉,店裡播放的背景音樂突然整個節奏轉強,原本只是在店門口負責帶位與結帳的女僕突然衝上的小舞台,載歌載舞起來,你曾經只在 Idolmaster 裡頭看過的舞蹈,突然就出現在你眼前。台下一桌又一桌比誰的外型比較宅的客人們,一起揮舞著螢光棒;儼然就是場小型的演唱會。
歌舞稍歇,店裡的燈光亮起,終於有位女僕走近我們這一桌點餐。女僕熟練地將菜單放在桌上後,就在我們的桌邊跪下,雪白帶蕾絲的絲襪直接貼在磁磚上,接著對菜單比手畫腳,講了一大串帶有濃厚鼻音的日文,語尾不時加上 nyan nyan 這樣的貓叫聲。我聽了老半天之後,我的下一個舉動,讓我覺得我是這趟解除成就之旅的罪人。
我回頭向那位在東京工作的朋友說,「呃…我沒有學過日文。剛剛她說了些什麼?」
跪在桌邊的女僕突然睜大了杏眼,看了看我,又把整桌三個人都打量了一遍,沉沒半晌,然後張口吐出幾個字:
「先生,您說中文?」
這中文還真是字正腔圓。當我們還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展開之際—我們原本預期接下來這個小時應該都會被稱為主人樣,突然就變成「先生」—下一個問題又來了:「先生,您是打哪來?」
「呃,台…台灣。」
女僕長舒了一口氣。
「要不咱就給您介紹介紹吧。咱這邊有三種消費方式,第一種是可以點一杯飲品,然後您離開的時候,可以拿到一個咱這裡的紀念文件夾,還可以跟這裡的其中一位女服務員一起拍張相;至於第二種方式也是一杯飲品,但是文件夾會換成鑰匙圈。至於第三種消費方式,則是除了飲品之外,還會有個蛋包飯,同樣也可以跟咱們的女服務員拍相片兒…」
(以上引用「當秋葉原的女僕轉過頭來跟我說了一句話,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」blog原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