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分享 《疾病王國中的身體生活》by 鍾玉玲

每個人都會生病,但是能把生病當成田野工作的大概只有人類學家吧!

當從未預期的疾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時,我們到底該怎麼面對?有的人積極治療,有的人怨天尤人,但或許你很難想像當人類學家面對疾病,尤其是需要長時間與之搏鬥的一場惡疾時,還能把這當成是一場旅行、一回用自己身體去親身經歷的田野工作,還回來與你分享。
《疾病王國中的身體生活》就是這樣一本書。作者鍾玉玲是廣州中山大學人類學碩士,目前在香港擔任設計雜誌編輯與策展人,這本書就是她的一場疾病身體民族誌。
鍾玉玲與之搏鬥的是「重症肌無力」,一種由神經與肌肉接頭處傳遞功能障礙所引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。這種我們只能想像的疾病,卻是她花了兩年與之奮戰的難纏對手。在這本書中,她將兩年來不只寫下拖著病體進出醫生診療室、手術室、加護病房,卻還不自覺地環境做作的田野觀察與紀錄,也寫下對於整個身體經歷整個病程的想法。序言裡,鍾玉玲說:

「從來沒有認真關注過自己身體的我,只有從患病的一日起,才被一種史無前例的身體變化所震撼。我彷彿進入了新的世界,身邊的人是警務全部發生了變化。」
疾病,彷彿真是一扇田野之門,特別是這種一般人難以想像體會的罕見疾病,對一般人而言,其距離約莫也等同於遙遠叢林裡的一個原住民族部落。得了這樣的疾病,對人類學家而言,卻更像是一場田野之旅。

某種程度上,撇開身體的痛苦到一旁,我們似乎可以把自身的「生病」當成像是一個人類學的田野歷程。因為,當我們成為「病人」,就像是突然被貼上了一個標籤,不管這標籤是別人還是自己貼上的,讓我們像是成為某一個部落或是「飛地」(enclave)的成員,在正常的社會之中被劃入一個獨立的區塊之中,被投射了「失序」的想像。但是一旦人類學的訓練在身體裡面紮了根,五官、身體與大腦都被這個學門所「規訓」,似乎就養成了人生無處無境不可做田野,即便是在生病的時候也是一樣。

鍾玉玲想起Susan Sontag《疾病的隱喻》中曾說「疾病是生命的陰面,患者除了承受既並的痛苦,還要蒙受其社會性的隱喻之苦。」於是,試圖用「他者」的角度對身體做一次自省式的田野調查,她說「疾病是一種身體和自我世界的雙重失控,除了通過思考直面殘酷的疾病本身,沒有任何消弭本質和現象之分裂的辦法,治癒不是為了重新回歸為原有的自我,而是成為全新的一個。通過走進他者的世界反斯本土文化是人類學研究的目的之一, 對自身疾病的民族誌書寫,也是我反思生命意義的途徑:我背後拖著長長的陰影是因為我站在陽光之下。」

《疾病王國中的身體生活》裡,讀者讀不到對於疾病的埋怨,卻是滿滿地對於疾病、身體以及相關文化的觀察與反思。讓人不禁懷疑,這真的是一個病人的歷程嗎?跟著鍾玉玲的筆下,我們進到了加護病房,在這裡,她描述了裡面的「五感體驗」。在〈感官新世界〉這篇中,她記下那裡有各種維生機器的聲音、病人失禁糞便的惡臭、不能進食只能靠想像的滋味、以及終獲鬆綁後握住的手。我們才發現,原來病人雖然看起來像是靜靜地躺在病床上,他們的五官卻還是依舊在運作著,只是我們忘了去在乎。
病房裡自然有著醫生、護士、病人與家屬所共同形成的小社會。在〈疼痛的苦難〉這篇中,鍾玉玲記錄下了一位醫生與一位女病人之間的對話。雖然醫生已經盡力診斷並給予處方,甚至是最好的處方,但是女病人仍舊感覺疼痛,她注意到醫生對這病人勸說:
「痛,個問題還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你原來的病,神經元運動疾病是不會痛的。等你以後習慣了那條管子,飲食跟上就會慢慢好的。」

這像是天線接不著訊號的一幕,鍾玉玲看在眼裡,寫下:

「對現代醫學而言,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實現根治疾病。在這個進程中,疾病才是醫生面對的主體,而非病人,甚至在這個終極目標之面前,疾病還有主次之分。只要最終達到治癒,恢復身體健康,疼痛作為衍生物亦會消失。在這種邏輯下,病人的感受便處於一個次要的位置,有時在找不到緣由的情況下還會歸結為心理問題,也就是再次把這個燙手的山芋還給病人。疼痛,既是一個短暫且局部的身體感受,也是一種具有時間演進和擴散能力的痛苦經驗。正是這種雙重特質使得醫生和病人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。」
讀到了這一段,我們似乎都更能想像這當中的鴻溝到底有多大、多深。

《疾病王國中的身體生活》自然也是帶領讀者們進入「身體人類學」的好書。書中許多與人類學身體研究的對話,如Robert Murphy與 Arthur Kleinman,足見作者對於相關學術的熟稔。「身體人類學」在近年來越來越受重視,不僅是因為其重新反思了我們認識世紀的方式,其民族誌形式往往也從描述具體的身體經驗出發,這往往也讓讀者更為容易親近。然而《疾病王國中的身體生活》之所以感動人,不光只是這本書嘗試介紹了身體人類學,而是讓我們跟著鍾玉玲的身體,很容易地就跟這些西方哲思接上了軌,一起在病與身的辯證過程中得到昇華。

最後,透過《疾病王國中的身體生活》更能清楚地發現人類學訓練的價值,用這裡的立場來講,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「百工裡的人類學家」。這本書不只是疾病身體的文學書寫,而是一整個對於生病歷程過中的文化反思。我們以為再熟悉不過的醫院與病床,事實上卻是如此的陌生,我們往往只注意「疾病」,而忽略了「病人」。《疾病王國裡的身體生活》體現了人類學的價值不光只在田野調查,或是和相遇的人訪談,更重要的是願意分享自己在過程當中的體驗、洞見與反思。鍾玉玲在這本書中,讓我們記得她是病人,一個同時也是人類學家的病人。

僅以此文感謝《疾病王國中的身體生活》鍾玉玲小姐。

上圖:「百工裡的人類學家@中山地下社會」「生了病才認識身體x《疾病王國中的身體生活》」5/24 (By 宋世祥 中山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專案助理教授/匹茲堡大學文化人類學博士/百工裡的人類學家)

《疾病王國中的身體生活》博客來網頁: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…

影像引用自:

http://www.salamat-yar.ir/uploads/p…

http://www.jointpublishing.com/Join…

http://4.bp.blogspot.com/-Gs2cuseM-…

http://www.jah.org.tw/ufiles/i/03(2…

http://www3.vghtc.gov.tw:8080/nurse…

About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

人類學家不只在學術圈與研討會裡,在台灣,還有一群「百工裡的人類學家」!
本篇發表於 網站公告, 醫療人類學, 身體人類學, 人類學理論 並標籤為 , , , , 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

發表留言